你有找到使用工具時開心的人嗎?
dev-log啊!
「啊!啊!啊!啊!」 充斥在 「啊!設計」的主題曲中,象徵著設計師所設計的細節都像一種表達和表現,是設計師有意設計下的產物。每當我們仔細觀察,看見這些細節時,難免都會在心裡甚至表情上頭露出新奇的喜悅 —— 「啊! 原來如此!」。
3月底、4月我為了課堂的作業開始構思一套讓人體會計算機運作的方式。一開始的電吉他節奏有如拿著放大鏡看見計算機的腳步,像地鐵般橫幅在每一步之間貫穿螢幕。直到按下加速器的那一刻,巨響讓時間暫停,歇後才聽到計算機勤奮的腳步聲,帶給人什麼叫震撼。
我試過了,每個同學只要看到的都會「哇」。這也是我設計這套程式的思路也很簡單 —— 「如何讓人看到時會 —— 哇」。這時我才發現,原來為「人」設計,看見別人驚艷的笑容有多有趣。
接下來我開始進行下一個專案,git 是所有工程師基本需要知道的常識,雖然說其功能使用,但還是有一定的入門門檻。看到不少同學為此疑惑之後我開始構思如何設計一個讓人容易理解git的方式,用視覺引導使用者的方式。
首先我先想到的是 —— git 是版本管理系統,概念就和 mac 的 time machine 一樣,我索性用網頁直接寫了一個類似的動畫,可以用翻動的活頁去表示每個git commits。但是問題在後續的實作中逐漸浮出 ⋯⋯
git 的概念極為複雜,從 branches、commit 到 merging、conflict ⋯⋯ 除了與 git 的運作極為相關,要為這些抽象的概念設計具體的界面更是一大挑戰。於是我漸漸意識到我擁有的設計能力可能不足以為我解決這個問題,除了資工系沒有相關訓練外,我也只能從頭摸索。
「如何造出讓人怦然心動的軟體?」
我需要設計一個「好的界面」但⋯⋯在電腦裡什麼才是好的界面設計?讓人怦然心動的?讓人感到熟悉的?還是要像 Material design 一樣不需要學習成本的?到底什麼才是「好的界面」?
經典中的經典 —— Macintosh
我與之與當期之Windows 1做比較:
「哇!」
我開始意識到兩者之間的差別,也終於知道什麼叫「Apple 是設計起家的」⋯⋯
Macintosh的界面善用圖示與留白作為引導,分級清楚:最重要、次要、內容 分別從上到下:menu、title bar 到 視窗內容。 menu搜集一切最常用且必要的功能,title bar 會自然地排列在中間,剩下的空間全部讓給「內容」,形成 3 階層的排列,有如一張海報。別說系統內的排字,如果不說我都以為是哪個現代藝術的網站或海報。而別忘了這是呈現在一個低dpi的13inch螢幕上,而且是一個1992年的電腦。相比之下 Windows 1 就像是塞滿排版的報紙,完全不知道眼睛要往哪看。
「我知道了!」
道具を使っていて 楽しそうにしている人を みつけてみよう ( 找到那些使用工具時 看來非常開心的人吧。 ) —— 設計工程師(デザインエンジニア) 田川欣哉さん
突然想到這句 quote,體會到這句話對我來說的意思。 我要做的、讓我感到快樂的並不只是創造軟體,更是創造「工具」,沒錯!讓人怦然心動的工具,看到的時候會讓人在心裡「哇」的那種。
但⋯⋯「什麼才是工具?什麼才是好的工具?如何造出讓人怦然心動的工具?」
接續下篇